根據北交所的安排,夜光明將于10月10日打新,10月14日公布發行結果,距離北交所上市只差“臨門一腳”。夜光明曾于2018年11月摘牌,但在離開新三板兩年后,于2020年11月重新回歸,其將成為首家二次掛牌后登陸北交所的企業。
根據全國股轉公司的統計,今年以來總共有64家已摘牌公司想吃“回頭草”,進行二次申報,其中新視野、幫安迪、穿金戴銀、申亞生物、智者品牌等已于近期成功回流新三板,其中部分公司已符合北交所上市財務標準。
成首家二次掛牌后登陸北交所企業
“十一”小長假結束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夜光明將啟動申購,于10月14日公布發行結果,距離登陸北交所僅一步之遙,這也意味著,其將成為首家二次掛牌后登陸北交所的企業。
在眾多正在闖關北交所的公司中,夜光明的身份較為“特殊”,是一家二次掛牌新三板的企業。夜光明曾于2015年10月首次在新三板掛牌,隨后于2018年11月摘牌,開始籌劃沖擊A股IPO。不過,不到兩年其即宣布終止A股輔導工作,并于北交所正式開板不久的2020年11月17日,重新回到新三板的懷抱。
回到新三板之后,夜光明很快就啟動了北交所輔導備案。其IPO申報材料于2022年6月24日獲受理,8月26日過會,9月6日提交注冊,9月20日獲證監會注冊拿到發行批文,目前已進入發行環節。
據披露,夜光明發行價格為10.99元/股,發行市盈率21.56倍,共計劃發行股份1349.27萬股,募資1.78億元,用于年產2,000萬平方米高性能反光材料技改項目、生產線自動化改造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公司引入了3家戰投,其中金證資本認購28萬股,丹桂順資管認購28萬股,臺州乾和資產認購213.854萬股。
夜光明是一家專業從事反光材料及其制品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涵蓋反光布、反光膜等反光材料,以及反光服飾、反光標等反光制品,廣泛應用于高可視性職業防護服裝、運動服裝及裝備、時尚服飾鞋帽、雨傘雨衣、交通運輸安全、戶外廣告、市政設施建設等領域。公司深耕反光材料領域近二十年,下游積累了反光布產品客戶數量約 900 家,客戶數量眾多。公司堅持深耕反光材料領域,并不斷向下游延伸,形成了反光布、反光膜、反光服飾、反光制品多個系列產品,品類齊全。在反光布市場,公司經營規模市場排名第三,是行業內重要的參與者。
技術方面,公司掌握水性膠植珠技術、亮銀植珠技術、玻璃微珠表面處理、膠黏劑合成配方、反光材料運用等核心技術,擁有發明專利10項(含歐洲專利1項)、實用新型25項、外觀設計66項。
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9億元,同比增長7.36%,凈利潤為1398萬元,同比增長37.96%。
今年以來64家公司二次申報
夜光明率先登陸北交所,對于二次掛牌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榜樣。畢竟今年以來有意于新三板二次掛牌的企業激增,而這些重新回歸的企業,目的都是直奔北交所上市。
來自全國股轉公司的統計顯示,今年以來總共有64家已摘牌企業進行了二次申報,欲吃“回頭草”,其中部分企業已經成功登陸新三板。
其中,新視野于9月26日正式在新三板基礎層掛牌公開轉讓。這是新視野第二次掛牌新三板,第一次掛牌是在2015年10月22日,后于2021年4月26日起終止掛牌。公司聚焦施工階段“數字建造”領域,主要為客戶提供系統化“智慧工地”全流程解決方案,主營智慧工地安全生產監控運營服務,以及智慧園區等智慧城市物聯網智能化管控服務。據介紹,公司提供的“智慧工地”整體解決方案,能夠有效解決工地現場普遍存在的痛點問題。新視野的客戶分布較為分散,有政府監管機構、業主方、監理單位、工程建設等,主要是建設施工單位。截至公轉書簽署之日,公司已取得專利14項、軟件著作權35項。業績方面,2020年、2021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2127.51萬元,2609.03萬元,歸母凈利潤(扣非后)855.23萬元、1079.83萬元。
帕科科技于9月21日登陸新三板,其第一次掛牌是在2016年11月,后于2019年8月摘牌。公司是一家智慧新媒體運營支持服務商,公司業務運營支持服務包括增值運營服務、行業運營服務,并在運營層面為各地廣電新媒體、運營商等新媒體客戶提供一站式運營解決方案;技術開發服務主要是通過開發適配于客戶的軟件技術系統,為客戶提供播控管理、內容和業務管理、EPG與運營支撐管理等系統化平臺技術解決方案。公司于2020年、2021年分別實現營收1.51億元、1.7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43.22萬元、1740.37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申請二次掛牌的公司中,不少已符合北交所上市財務標準。
例如,9月6日重新掛牌新三板的捷先科技,曾于2015年12月在新三板掛牌,后于2021年2月終止掛牌。公司專業從事公用事業領域智能計量傳感器及智能計量儀表、物聯網采集終端及云管理系統軟件平臺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主營產品為傳感器、智能表、物聯網終端以及云管理系統軟件平臺等硬件產品和軟件及服務。捷先科技2020年和2021年營收分別為1.62億元、1.7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083.43萬元、2154.64萬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8.39%、16.31%,符合北交所上市第一套財務標準。
此外,東方紅、穿金戴銀、國環科技等近期實現二次掛牌的公司,也均符合北交所上市財務標準。東方紅去年實現營收11.29億元、凈利潤3.38億元,近兩年研發投入費用超8000萬元,符合北交所上市第一、二、四套財務標準;穿金戴銀2020年和2021年分別實現營收3.83億元、3.5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884.32萬元、5884.80萬元,近兩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均超過8%,符合北交所上市第一套財務標準;國環科技2020年和2021年分別實現營收1.51億元、2.4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44.58萬元、2884.37萬元,近兩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均超8%,去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72.01萬元,符合北交所上市第一、二套財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