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關注國際新聞。
人民幣首次超過美元成為莫斯科交易所交易量最大外幣
根據俄羅斯商業咨詢網站援引莫斯科交易所數據,10月3日莫斯科交易所共完成T+1人民幣/盧布交易64900筆,交易金額703億盧布,同日美元/盧布成交29500筆,交易額682億盧布。人民幣交易額在莫斯科交易所首次超越美元,成為該交易所交易量最大外幣。
10月4日人民幣在莫斯科交易所受歡迎的地位仍未改變,截至收盤時,美元/盧布交易額為594億盧布(21500筆交易),人民幣/盧布的交易額為639億盧布(46000筆交易),盧布/歐元的交易額僅為473億盧布(18500筆交易)。
世界銀行預測:能源危機持續影響東歐中亞經濟
當地時間10月4日,總部位于美國華盛頓的世界銀行預測,隨著能源危機的進一步升級,東歐、中亞經濟體在2023年的經濟發展仍將繼續受到外溢影響的制約。同時,世界銀行預測烏克蘭2022年經濟將萎縮35%,并調高了對俄羅斯今明兩年國內生產總值的預測。
根據世界銀行相關報告的預測,東歐、中亞的新興經濟體的經濟發展在2022年總計將萎縮0.2%。世界銀行專家表示,由于俄烏沖突持續加劇導致的環境破壞、經貿活動碎片化等局面,目前的相關預測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在一份專門分析全球能源危機的報告中,世界銀行的專家表示,受能源危機影響,東歐、中亞國家很可能面臨進一步的經濟衰退,其總量可能達到1.2%。
此外,世界銀行預測,受俄烏沖突影響,烏克蘭經濟在2022年將萎縮35%。與此同時,世界銀行調高了對俄羅斯今年國內生產總值的預期,據世界銀行預測,受到西方制裁打擊的俄羅斯經濟預計將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別萎縮4.5%和3.6%。對此美國媒體評論稱,事實證明,在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飆升的推動下,生產能源的俄羅斯經濟出人意料地具有彈性。
“北溪-2”運營商將在警方調查后檢查管道
據路透社報道,“北溪-2”天然氣管道運營商10月4日表示,目前瑞典和丹麥警方正在對“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事件進行調查。一旦警方的調查結束,泄漏點附近海域的封鎖解除后,運營商將會對“北溪-2”管道受損狀況進行檢查和評估。
此外,瑞典海岸警衛隊4日上午稱,“北溪-2”天然氣管道的泄漏還在持續,并且仍可觀測到海面有直徑約20米的氣泡。瑞典海岸警衛隊此前一天稱,“北溪-1”天然氣管道泄漏點的海面上已觀測不到涌出的氣泡,但“北溪-2”泄漏點海面上仍能觀測到涌出氣泡,這意味著管道內仍有氣體排出。瑞典檢察院宣布封鎖“北溪”管道泄漏點附近海域,并展開刑事調查。
巴西一食品加工廠發生氨氣泄漏事故致10人中毒
當地時間10月4日,巴西東南部米納斯吉拉斯州首府貝洛奧里藏特市的一個食品加工廠發生氨氣泄漏事故,導致10人中毒,約900名工人被緊急撤離。氣體泄露原因尚在調查中,當地政府表示,將成立一個環境監測小組展開調查。
據消防部門介紹,中毒者除了感到惡心外,還伴有呼吸急促、皮膚刺痛等癥狀。目前,中毒者已被轉至當地醫院接受治療。
歐盟財長會在聯合發債問題上存在分歧呼吁內部團結
歐盟成員國財長10月4日在盧森堡舉行的會議上就當前的經濟形勢進行討論,各方在是否應通過聯合發債的形式應對高通脹問題上存在分歧。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在會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各國財長均認為,歐盟的經濟形勢仍然高度復雜和不確定,無法排除在今年冬季出現經濟活動收縮的可能性。
盡管歐盟各國財長一致認為,應對高通脹和能源危機是當務之急,但究竟應該怎樣做,各方意見不一。
法國和意大利等國財長在會上呼吁,歐盟應該通過聯合發行債券刺激經濟復蘇,但該提議遭到德國、荷蘭等國反對。德國方面明確表示,歐盟當前的經濟問題主要是出在供給端,不同于新冠疫情期間的需求端,因此以成員國聯合發債的形式籌集資金無助于解決問題。
就在本次歐盟財長會議召開前夕,德國宣布提供2000億歐元,用以扶持深受能源價格飆升影響的企業和家庭。多個成員國在會上對德國的做法提出質疑,認為德國破壞了歐盟內部競爭規則,對其他成員國的企業不公平。
本次歐盟財長會議為此特別強調,歐盟內部必須加強團結和協調,“以避免分化”,同時必須在歐盟層面制定和實施更多共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