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企們守得云開見月明!
股東戶數增長超10萬至236萬,機構持股家數從1516家增長至4187家,增幅176%,豬價持續上行,豬企們獲機構、股民大舉加倉。
而在政策端調控穩價意愿愈加明顯之下,機構們一致認為,拋儲、約談等難以改變生豬市場供需格局,預計豬價仍將維持高位,甚至給出了看好高點至30元/kg的研判。
豬價的高位維持,也成為豬企們業績扭虧的核心助力。
豬價維持高位,機構持股家數增近2倍
9月10日,種豬信息網發布9月第2周生豬行情最新數據。數據顯示,9月第2周全國生豬平均價格23.3元/kg,逼近年內高點23.24元/kg,較前一周平均價格23.07元/kg上漲0.69%,全國仔豬平均價格47.32元/kg,較前一周的48.22元/kg下降2.07%。
數據來源:中國種豬信息網
據種豬信息網分析,9月第2周正值中秋節,節前部分屠宰企業備貨,各地企業出欄量相對穩定,部分出現減少,生豬價格并未出現較大變動。雖當前養豬盈利持續,但仔豬價格上漲過快,疊加政策穩豬價決心不改,養殖戶補欄較謹慎,仔豬價格繼續下跌為主。
整體來看,豬價自今年3月中下旬開始上行行情,進入6月中下旬大幅沖高,短短一個月漲超三成,周平均價格達到年內高峰23.24元/kg(7月10日-16日),相較3月下旬周平均價格12.12元/kg(3月20日-26日)近乎翻了一倍,漲幅91.75%。
在連續2個月的高位震蕩后,隨著8月底9月初各大中院校開學,又將迎中秋、國慶,消費提振,需求旺盛,全國生豬和豬肉價格均出現小幅上漲。
對于豬周期拐點的到來,資本市場也已提前反應。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中報,25家豬產業概念股中擁有股東戶數236.09萬,相較今年一季度末的225.68萬增長了超10萬戶。
其中,25家企業的機構持股在一個季度內增長近2倍,從一季度末的1516家增長至上半年末的4187家,漲幅為176.19%。
具體來看,截至6月30日,牧原股份的機構持股家數最多,為900家,其次為溫氏股份,持股機構數760家,前五名還有雙匯發展、新希望和大北農,分別為422家、334家和231家。
政府拋儲保供穩價,第二批中央儲備凍豬肉17日投放
針對豬價的上漲行情,政策端對于豬價過快上漲的調控意愿也更加明顯。
為此,政府采取了系列保供穩價措施,中央和地方聯合出手,陸續投放儲備凍豬肉。
9月8日,年內第一批中央凍豬肉儲備正式投放,投放數量為3.77萬噸。
同時,各地方政府也紛紛在雙節期間啟動地方豬肉儲備投放工作。
廣西在中秋、國慶期間分兩批次投放總量1000余噸的豬肉儲備,首批次由14個設區市聯動投放市級豬肉儲備300多噸已完成;第二批次將于9月30日啟動,擬投放自治區本級豬肉儲備700多噸。
寧夏于9月10日至29日向全區投放儲備冷凍豬肉346.5噸,其中在銀川市投放156.5噸、石嘴山市投放40噸、吳忠市投放60噸、固原市投放40噸、中衛市投放50噸,投放價格為17元/kg。
吉林省于9月份分兩批次投放政府豬肉儲備,首批次已于中秋節前投放省級豬肉儲備,第二批次將于國慶節前指導各地聯動投放地方豬肉儲備,總投放規模為1000余噸。
山東濟南市、煙臺市、臨沂市、淄博市等多個省市在中秋前后陸續開啟儲備凍豬肉投放,設立數百個投放網點。
此外,安徽、河南、四川、湖南、內蒙古等全國多地均啟動了地方豬肉儲備投放工作,多分兩批次向市場投放。
我國中央儲備肉制度正式建立于1979年,并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改革和完善儲肉制度,逐步成為我國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
目前,儲備肉體系分為中央儲備肉和地方儲備肉,前者的功能定位主要是應急保供,兼具市場調控;后者的功能定位,主要是局部應急和保證重大節日、活動市場供應。
根據華儲網公告,2022年中央儲備凍豬肉已收儲13批,除第二批收儲數量為3.8萬噸外,其余每批次均收儲4萬噸,累計51.8萬噸。
相較于首批中央投放3.77萬噸凍豬肉,中央目前的儲備量仍較為充足。
另外,華儲網公告顯示,第二批中央儲備凍豬肉將于9月17日投放,下午1時至4時在華儲交易所交易系統進行交易,本次投放量1.5萬噸。
難改供需格局,看好豬價高點至30元/kg
盡管政府采取了系列政策保供穩價,但對市場的影響或許只是暫時的。
招商證券、西部證券、方正證券等多家券商認為,政府拋儲、約談企業等系列保供穩價措施,短期能緩解豬肉供需矛盾,但難以改變生豬市場供需格局。
“官方一系列政策調控的主要作用在于‘釋放信號’,穩定產業正常生產節奏,不改變市場實際供需關系?!狈秸C券在研報中表示。
而中長期看,生豬價格決定性因素仍是供求關系,各機構對于生豬價格未來走勢也表示樂觀。
華創證券在研報中表示:需求端在天氣轉涼和學校開學、季節性腌臘的消費帶動下將確定性好轉,預計下半年豬價仍將維持高位,且由于中秋節前行業大豬出欄比例增加、8月生豬出欄體重小幅上漲至126.47kg,節后行業的壓欄、二次育肥意愿增強,對短期供給也將造成影響,豬價大概率突破前高。
“行業目前對未來豬價的分歧較大、補欄意愿仍較為謹慎,涌益咨詢數據顯示二元母豬和仔豬的8月全國均價分別環比下滑211元/頭、75元/頭至1813元/頭和638元/頭,二元母豬和仔豬的補欄采購熱情逐步消散,因此行業供需平衡的時點會進一步延緩?!比A創證券稱。
在西部證券農林牧漁團隊看來,受2021年下半年能繁母豬存欄量下滑累計效應影響,2022下半年生豬供給量相對有限,9~12月生豬消費將出現供需兩旺局面,豬價預計仍將維持高位。
方正證券結合其前期調研和市場反饋,認為隨著供給邊際逐漸向下,11月開始需求端明顯上升,缺豬將是下半年生豬市場主旋律,豬價再次上漲只是時間問題,供需錯配+情緒助推下看好高點到30元/kg,偶發、外界因素(如政策調控、壓欄、二次育肥等)只改變豬價波動節奏,不改變接下來的波動趨勢和方向。
8月豬企加速出欄,業績有望扭虧
豬價的持續高位,也是上市豬企們扭虧為盈的最佳時機。
由于經歷了漫長的豬周期磨底,上市豬企們今年上半年業績大幅虧損。根據Wind統計,25家“豬產業”概念股中,僅天邦食品、得利斯、正虹科技、上海梅林和雙匯發展5家企業實現盈利增長,其余20家企業盈利均下滑。
來源:Wind
其中,頭部企業虧損最為嚴重,“豬茅”牧原股份以66.84億元領虧,相較去年上半年盈利95.26億元下降了170.16%。正邦科技和新希望緊隨其后,分別虧損42.86億元和41.40億元,同比下滑199.68%和21.22%。
“展望后續,隨著消費旺季來臨,豬價有望逐步向上,各上市公司業績底部已過?!敝行抛C券表示。
同時,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豬企養殖成本多在15-17元/公斤,部分企業養殖場成本仍高于17元/公斤,結合養殖技術水平提升帶來的降本增效和飼料價格相對波動有限兩方面來看,下半年豬企養殖成本或有一定下降。
這也意味著,各豬企今年下半年將維持在較好的盈利水平,業績有望扭虧為盈。
近日,企業們也紛紛披露了2022年8月生豬銷售數據,頭部豬企出欄量同比高速增長,環比增速轉正,顯示豬企主動加快出欄節奏。與此同時,企業銷售收入增長幅度顯著高于銷量增長。
據全景財經統計,14家公告8月生豬銷售數據的企業中,10家企業銷量實現同比增長,9家企業銷量環比增長。銷售收入方面,除傲農生物未披露收入情況外,13家企業中有11家實現同比增長,8家環比增長。
從漲幅來看,傲農生物、華統股份、金新農的銷量同比漲幅居前列,漲幅超100%,牧原股份、唐人神銷量同比漲幅超80%不足100%;牧原股份、唐人神、華統股份、金新農、羅牛山等企業銷售收入漲幅超100%,溫氏股份、東瑞股份銷售收入漲幅超80%。
在西部證券看來,8月上市豬企加速出欄的主要原因為:一方面,開學季疊加中秋假日,下游消費需求轉暖明顯;另一方面,目前豬價能夠保證上市豬企有較好的經營利潤,上市豬企出欄積極性有所提高。
此外,牧原股份、唐人神、新希望等頭部企業紛紛通過定增擴張產能和補充流動資金,華統股份、羅牛山等當前市場份額相對較小的企業擴產成效已反映至8月的出欄量上。